|
保健手冊艾滋病相關知識
閱讀次數:次
2014年12月1日是第27個“世界艾滋病日”。今年活動主題仍為“行動起來,向"零"艾滋邁進”( 英文主題為Getting to Zero),副標題為“凝聚力量,攻堅克難,控制艾滋”。意在說明我國艾 滋病防治工作到了關鍵時期,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,需要動員各級政府、部門、社會組織和志愿者 ,集中各方面力量,解放思想、開拓創新、破解防治工作難題,控制艾滋病流行。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,由感染艾滋病病毒(HIV病毒)引起。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 疫系統的病毒。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,大量破壞該細胞,使 人體喪失免疫功能。因此,人體易于感染各種疾病,并可發生惡性腫瘤,病死率較高。HIV在人體 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~9年,患艾滋病以前,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。 一、 臨床表現 發病以青壯年較多,發病年齡80%在18~45歲,即性生活較活躍的年齡段。 HIV感染后,最開始的 數年至10余年可無任何臨床表現。一旦發展為艾滋病,病人就可以出現各種臨床表現。? 1.一般癥狀 持續發燒、虛弱、盜汗,持續廣泛性全身淋巴結腫大。特別是頸部、腋窩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更明 顯。淋巴結直徑在1厘米以上,質地堅實,可活動,無疼痛。體重下降在3個月之內可達10%以上, 最多可降低40%,病人消瘦特別明顯。 2.呼吸道癥狀 長期咳嗽、胸痛、呼吸困難、嚴重時痰中帶血。 3.消化道癥狀 食欲下降、厭食、惡心、嘔吐、腹瀉、嚴重時可便血。通常用于治療消化道感染的藥物對這種腹瀉 無效。 4.神經系統癥狀 頭暈、頭痛、反應遲鈍、智力減退、精神異常、抽搐、偏癱、癡呆等。 5.皮膚和黏膜損害 單純皰疹、帶狀皰疹、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癥及潰爛。 6.腫瘤 可出現多種惡性腫瘤,位于體表的卡波濟肉瘤可見紅色或紫紅色的斑疹、丘疹和浸潤性腫塊。 二、治療 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藥物?,F階段的治療目標是: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 低病毒載量;獲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維持免疫功能;提高生活質量;降低HIV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。本病的治療強調綜合治療,包括:一般治療、抗病毒治療、恢復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療及機會性 感染和惡性腫瘤的治療。 1.一般治療 對HIV感染者或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患者均無須隔離治療。對無癥狀HIV感染者,仍可保持正常的 工作和生活。應根據具體病情進行抗病毒治療,并密切監測病情的變化。對艾滋病前期或已發展為 艾滋病的患者,應根據病情注意休息,給予高熱量、多維生素飲食。不能進食者,應靜脈輸液補充 營養。加強支持療法,包括輸血及營養支持療法,維持水及電解質平衡。 2.抗病毒治療
|